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,全国各地采取封闭管理措施,物理切断病毒传播路径。
由于关闭时间延长,人们出现了一些心理和情绪障碍。与年轻人相比,封闭式管理对老年人来说更不适合。
老年人心理健康有两个基石,一个是控制环境的感觉(因此是价值感和尊严感),另一个是保持人际联系(从而感到亲密和关怀)。封闭期延长,直接导致这两种力量急剧减少,容易引发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绪障碍。
他们在隔离期间可能经历的一些心理障碍是:
(1)对行动自由的限制导致易怒、易怒和部分行为;
(2)社会发展联系企业数量和频率的锐减而引发学生孤独和寂寞;
(三)疫情严重,管理措施严格,引起对其本人和家人生命安全的焦虑和担忧。
(4)关闭后,外界提供的医疗资源可能会受到限制,从而引发无助感、抑郁感和绝望感。
值得注意的是,老年人的情绪和心理障碍往往不是直接表现在情绪或行为上,而是表现出睡眠问题、食欲不振或排便、头痛、头晕、胸闷、血压异常等躯体化特征。
机构老人
在养老院中更容易患上情绪障碍的老年人可能是:
(1)经常走亲访友的老人;
(2)生活不能自理型(与失能失智型相比)的老人;
(三)对智能、网络设备操作不熟练,不愿学习新知识,或缺乏兴趣爱好的老年人。
(四)在封闭期内有其他健康问题或者病情恶化的老年人;
(5)过于关注疫情信息或有家庭成员居住在疫区的老年人。
青岛养老院的建议
2. 组织在线和离线活动
充分利用组织的环境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活动。组织封闭管理,虽然平时的探访被切断,但户外活动的范围和机会也减少了。但是封闭的机构是相对安全的地方。有庭院的机构可以适当允许老年人户外行走,组织集体体育锻炼(如八段锦或广场舞),安排时间和人数,要求老年人携带口罩、手套等防护用品。没有庭院的机构可以组织老年人在公共活动区做健美操等活动,前提是组织有序,分时段分批进行。
除了室内外公共区的适当改革开放发展之外,还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活动。例如,通过微信群建立合唱组或朗诵组,邀请老人生活学习英语歌曲或诗歌散文,还可以教大家用小视频制作我们自己的MV;又如,可以给老人对于一些手工制作的任务,他们不仅可以在自己作为室内完成并在群里发布作品照片,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他们做一些其他作品集锦进行交流分享。
四、心理支持、引导和安抚
通过与家人和孩子沟通提供心理支持。利用电话、网络和智能养老设备与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子女沟通,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。对情绪不稳定的老人,机构社工或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,或者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电话干预。
五、加强正面宣传
引导老人认识到新冠肺炎可防可治,国家、政府、医护工作人员、科研技术人员都在进行积极发展作为,战胜疫情只是一个时间解决问题,养老院封闭经济管理系统只是暂时的,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。